- 印度博物馆
- 印度生活
- 印度旅游
- 印度留学
- 龙象共舞
- 印度签证
- 印度廉价机票
- 印度酒店在线预订
- 中印商贸
- 印度电影
- 图说印度
- 印度网址大全
近几个星期,我一直在为中国和印度经济走廊的报道而四处奔波,这也让我再次体验到这两个庞大的市场在科技进步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
没错,印度的确在崛起。从2014年年初至今,印度科技领域新筹集的资金超过10亿美元,是2013年筹资总额的三倍,主要投资者包括Lightbox Ventures、国际数据集团创投印度(IDG Ventures India)、红杉资本印度(Sequoia Capital India)和梅菲尔德印度(Mayfield India)。除此之外,还有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对电子商务公司Snapdeal和汽车共享平台OlaCabs等迅速成长的初创企业的高额投资。
然而我的看法是,印度依然在高科技初创企业方面至少落后中国五年。当然,两个国家都成功地借鉴了西方的商业模式。迄今为止,中国的表现遥遥领先,打造了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成功企业。
这并不是说,印度不能复制这样的成功,只是尚未完成而已。不过,移动广告公司inMobi、搜索引擎JustDial、旅游门户网站MakeMyTrip、电商网站Flipkart、InfoEdge和其他印度企业都通过打破现有模式获得了大量的赞誉。
印度市场一直有着良好的前景,吸引几个美国科技品牌纷纷进行投资。亚马逊(Amazon)、eBay 、Uber、Facebook、Whatsapp和Twitter都在印度建立了大规模业务。此外,思科公司(Cisco)刚刚宣布,计划明年在印度投资17亿美元,这笔资金将用于打造智慧城市和数字化项目,这是印度新政府领导正在筹备的计划。思科还创立2.4亿美元的基金,用于投资印度初创企业,并进一步加大投资规模,目前正在为当地和海外市场开发完全印度制造的产品。没有人对印度的投资热情超过比尔·盖茨(Bill Gates),除了为提高印度医疗保健水平捐赠资金,他还投资了以印度为重点的种子基金Unitus Seed。
尽管有着这些令人鼓舞的迹象,不过印度市场依然存在空白之处。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可能会让印度创新者深感担忧,那就是中国最先进的科技品牌目前纷纷进入印度市场。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近期进军印度市场,利用中国与印度在移动领域的相似特性开展业务。
小米最近聘请了前麦肯锡公司(McKinsey)咨询顾问、连续创业者马努·贾因(Manu Jain)负责在印度的业务扩张。印度需要发展自己的本土品牌来与中国竞争对手较量,从而保持市场份额。
虽然我此前多次前往印度,在当地进行报道,然而我不得不说,抵达印度依然会让人有冲击感,即使是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
在从香港飞往印度前,我在过去一周里从全球创业比赛StartmeupHK中吸收了能量,这项比赛旨在鼓励更多的初创企业把香港作为发展业务的据点。围绕着这个比赛,在一周内有45场初创企业活动(包括硅谷之龙研讨会)举办,550位竞争者参与其中,从中获胜的六位创业者将得到价值约64万美元的奖励,包括为他们提供为期一年的当地办公场所、专业服务和商业支持。
人们很容易习惯香港的快节奏和高效率,因此进入印度时就感到明显的不适,尤其是在你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
印度的生活节奏比中国慢得多。尽管大家对创业社区有浓厚的兴趣,但是人们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创业的动力。任何去过印度的人都会明白我的意思。无论是点一杯咖啡还是获得Wi-fi密码,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印度时间运行。尽管所有的问题最终都会顺利解决,但是人们需要耐心。
作为来自硅谷的人士,另一个需要适应的地方是意识到电子邮件在中国和印度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没有智能手机的话,你很难在印度或中国进行沟通。
手机信息才是通讯的重要方式。有趣的是,腾讯的微信在中国最受欢迎。而在印度的话,别管微信了,WhatsApp才是最流行的应用。
众多领先的科技创新者和初创企业投资者将在11月20日举行的初创企业亚洲论坛(Startup Asia forum)上讨论这些趋势,其中包括孟买天使投资公司(Mumbai Angels)、红杉资本、国际数据集团(IDG)、Helion,Lightbox, OlaCabs、小米和其他企业。这看起来是个捕捉印度硅谷精神的绝佳时机。
国羽出征汤尤杯自带干粮
2014汤尤杯羽毛球赛即将在印度新德里开赛 中国队信
《生活大爆炸》《海军罪案调查处》等多部美剧被下架
2014五一节成都周边旅游景点推荐及天气情况 成都最
成都今年将开首家“24小时书店” 能否克服实体书
看完这篇文章,您的感受如和?